2023年9月26日,北京迎来了一场全球性的盛会——2023全球能源互联网大会,在这次盛会上,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全球能源互联网与新型能源体系”的主题。由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中国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世界气象组织、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共同举办的大会,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建设描绘了美好的愿景。
迫在眉睫的挑战
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概念不仅仅是一个发展趋势,更是应对当今世界诸多挑战的关键一环。全球能源互联网是对传统化石能源为主导的能源体系的全面优化和升级。在面对气候变化等前所未有的挑战时,能源互联互通势在必行,以确保能源的安全性、经济性和环境可持续性。
电力互联的巨大潜力
电力互联互通是能源互联网的核心。各国之间建立起的电网互联互通关系,不仅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还降低了所需储能和发电产能需求。以海湾国家为例,6个国家的电网相互连接,这种连接有效控制了发电效率,降低了能源储备和发电需求,实现了可持续安全的能源供应。此外,北美、南亚等地区也建立了多条跨境互联电网线路,为各国提供了宝贵经验。
绿色低碳:全球共识
在全球经济复苏放缓的情况下,绿色投资却逆势增长,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亮点。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发布的《全球能源互联网报告2023》显示,尽管全球GDP增速下降,但各国出台的绿色政策积极助力经济增长,绿色投资同比增长12%,达到1.4万亿美元,为全球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大支撑。
中国作为全球能源转型的引领者,在推动绿色低碳转型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通过加强规划引领,健全发展机制,集中式开发与分布式开发并举,实现了清洁能源的跨越式发展。水电、风电、光伏发电规模和增速均居世界首位,清洁能源装机占比已超过50%。中国不仅在国内大力推动清洁能源,还与周边国家实现了电力互联和跨国贸易,推动了区域能源电力合作,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能源互联互通做出了积极贡献。
共建共享的未来
面向未来,加强多方合作,通过科技创新和政策协同,推动实现公平、包容、普惠的能源转型是当务之急。联合国副秘书长李军华强调,促进可再生能源高效开发和利用、推动能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刻不容缓的任务。各国要加强政府间战略规划、政策机制交流对接,完善国际能源投资与贸易规则,共同构建互利共赢的全球能源治理体系。此外,深化项目合作,推动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清洁能源开发,共同实现互利共赢。在技术创新方面,各国应加强合作,共同开展基础理论、关键技术、核心装备等方面的联合研究,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建设不断创造新突破。
全球能源互联网不仅是一个发展趋势,更是一个崭新时代的开端。在共同的努力下,我们有信心迎接能源转型的挑战,创造出一个更加绿色、清洁、可持续的未来。通过国际合作,科技创新,我们定能建设一个共建共享的美好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