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候变化和能源供应紧缺等问题的日益严峻,全球对于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已经成为共识。在这个背景下,生物化工因其以生物质为原料,采用相对温和的生物反应过程,成为众多能源化工公司的战略选择。巴斯夫作为全球化工业的领军者,一直以来以超前的战略眼光和果断的业务部署著称。
生物化工业务发展历程
巴斯夫的生物化工业务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经历了三个关键阶段。
第一阶段(1987—2006年):产业化探索
在这一时期,巴斯夫积极探索生物技术的产业化应用。通过维生素B2生物合成技术的突破,巴斯夫实现了对大规模生物化工业务的尝试。除了将化学法维生素B2生产工艺替换为生物工艺外,公司还在杀菌剂、除草剂、动物营养品等产品上进行了广泛的开发。同期,他们还率先推出了可生物降解塑料Ecoflex,为生物化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基础。
第二阶段(2007—2016年):生物基产品供应扩大
巴斯夫在这一时期通过在生产初始环节添加生物质原料,推出了240多种符合欧盟可再生能源指令和国际可持续发展与碳认证的生物质平衡产品。公司以此成为全球领先的生物基化学品生产企业。同时,他们将工业生物技术作为重点创新方向,并陆续推出基于此的“超越型”产品。
第三阶段(2017年至今):工业生物技术布局加速
在当前阶段,巴斯夫的工业生物技术布局更加迅猛。通过获得CRISPR基因组编辑技术的授权、收购生物技术公司Isobionics、投资基因组测序技术公司Equinom等一系列举措,巴斯夫在基因测序、菌株设计、微生物平台构建等方面形成了完善的合作网络。同时,更多基于工业生物技术的“超越型”产品也相继问世。
生物化工业务发展战略分析
巴斯夫在生物化工领域的发展显示出三个显著特点。
1.业务定位清晰,技术支撑引领:巴斯夫的生物化工产品分为两大类,即瞄准“快速减碳”目标的BMB产品和引领行业发展的“超越型”产品。从技术角度看,BMB产品技术成熟,灵活而下游兼容性好;而“超越型”产品则代表生物技术的前沿应用,虽然技术难度大,但发展潜力巨大。从发展路径看,BMB产品定位为“快速实现”,几乎涵盖了巴斯夫一体化炼厂的所有产品类型;而“超越型”产品则是目光中远期,通过单品技术突破逐渐带动相关系列产品的发展。
2.超前布局,形成合作创新网络:巴斯夫早在2007年就开始布局工业生物技术,形成了完整的合作创新网络。他们与广泛的团队合作,涵盖了DNA测序、DNA合成、基因编辑以及设计、开发和改造生物系统等方面。这种优势互补的产学研模式为创新成果的转化奠定了基础。
3.瞄准大宗化学品,向产业链下游拓展:作为化学中间体的主要生产商,巴斯夫通过生物技术替代从重要中间体入手,逐步向产业链下游拓展。从琥珀酸、1,4-丁二醇等中间体切入,成功实现了碳四产业链生物基产品的贯穿。
总体而言,巴斯夫在生物化工领域的成功经验为我国相关企业提供了有益的借鉴。通过明确阶段目标、由点及线稳步发展,以及内外结合形成联合创新体,我国企业可以更好地应对当前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